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 
大陸:民共對話的阻力動力與方向

http://www.CRNTT.com   2012-07-18 00:24:28  


 
  多年來,包括民進黨在內的某些政治勢力,念茲在茲地尋找所謂避免依附大陸、保護台灣主體性的“替代方案”。它們找了很久了,大家也懷著各種心情關注很久了,但至今仍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其根本原因,便是大陸三十餘年來經濟發展勢頭強勁,與被“台獨”勢力設想為備選的那些國家和地區相比,一直保持較大優勢。可以相信,只要大陸牢牢把握寶貴的戰略機遇期,制定和執行充分考量台灣問題因素的經濟發展戰略,繼續保持比較優勢,妥善處理對台政策中的政經關係問題,讓更多的台灣同胞從以“兩岸同屬一中”為基礎的和平發展中獲得更多實惠,“台獨”分裂勢力可選擇的空間便會大為壓縮,所謂“替代方案”勢必難產,民共對話才有可能成為順勢而為之事。

  歷史證明,因勢而動的民進黨(不光民進黨,還有其他政黨)具有鮮明的投機性格。上個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其激進的“台獨”動作便是對國際形勢、大陸形勢進行分析預判後的產物。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對中國大陸而言,既是戰略機遇期,又是矛盾凸顯期,改革開放進入攻堅克難的關鍵時刻。可以想見,假如中共、大陸不能很好應對挑戰、掌握主動,不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民進黨鐵定又會“見機行事”、重操舊戈,在某些國外勢力的縱容鼓噪下,“腰杆又會硬起來”,良性民共對話何從談起?

  (二)未來幾年,不放棄爭取民進黨及其支持者,但優先發展國共關係。

  如前文所述,國共關係是影響民共關係的一個重大變數。雖然我們不以哪個政黨上台作為判斷對台政策成功與否的依據(17),可相對而言,國共之間的合作空間較大些,交往起來也更順暢些。這是事實,沒必要避諱。但國民黨錯綜複雜的政黨文化、搖擺不定的主權論述、簡單粗糙的政治技術,總讓人為其執政能力捏一把汗。中共不會介入島內政爭,但著眼於兩岸關係大局,除了一如既往地“經濟讓利”外,在政治論述方面,應該有所作為,夯實“兩岸同屬一中”的政治基礎和民意基礎,降低“台獨”主張的正當性,促使民進黨走向推動兩岸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為民共對話創造條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