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 
大陸:民共對話的阻力動力與方向

http://www.CRNTT.com   2012-07-18 00:24:28  


 
  民共對話的五個動力

  (一)雙方務實派都看到了世界形勢、兩岸形勢已經發生歷史性變化,都已強烈意識到,兩岸交流、兩黨對話是大勢所趨;目前沒有實現,緣於條件不成熟,不代表永遠不能實現。

  其一,政策宣示上,都把順從民意、服務民意作為對民共對話採取何種態度的首要依據。中共對台政策和民進黨大陸政策文件裡,都不乏此類語句。這似乎揭示了,在評判兩岸關係時,兩黨皆贊成“統”“獨”之上還有更高的價值尺度。從某種理論意義上講,這些姿態、詞句,具有幫助兩黨卸下歷史包袱的“台階”作用。

  其二,雙方都認識到,無論“統”,還是“獨”,短期內都無法順利實現;與其在激烈對抗中冒險,不如在溫和交流中漸進。對中共而言,除非具有使用軍事手段一舉解決台灣問題並成功應對戰後局面的強大意志和能力,否則,通過對話、交流與融合實現漸進統一,仍是必然選擇;而在這個並不短暫的過程中,民進黨將作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持續發揮制約作用,不容忽視。而民進黨主流意見判斷,“急獨”有太多的不確定性並且已在現實中屢屢碰壁;尤其是,國共兩黨共同推動的兩岸和平發展之民意基礎愈發鞏固,中美關係大格局對民進黨愈發不利,“台獨”空間愈發變小,在此大背景下,民進黨“應該更具體展開雙向的交流,擺脫反中、‘鎖國’等錯誤的刻板印象”(7)。

  其三,雙方不同程度地向對方釋放了善意。中共方面,胡錦濤鄭重呼籲:“對於那些曾經主張過、從事過、追隨過‘台獨’的人,我們也熱誠歡迎他們回到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方向上來。我們希望民進黨認清時勢,停止‘台獨’分裂活動,不要再與全民族的共同意願背道而馳。只要民進黨改變‘台獨’分裂立場,我們願意作出正面回應。”(8)如此鄭重喊話,顯然說明在中共眼裡,民進黨已是可以爭取而非只能孤立、打擊的對象。中共這種“不記仇”“不失望”“不拒絕”的政治魄力和善意(9),是實現民共對話的積極因素。民進黨方面,務實派認為,大陸崛起及其對國際關係格局的影響,是客觀事實,民進黨應當積極面對和利用。民進黨籍部分公職人員和智囊,多次肯定了兩岸和平發展對台灣的正面作用。這種聲音也同樣是實現民共對話的積極因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