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 
大陸:民共對話的阻力動力與方向

http://www.CRNTT.com   2012-07-18 00:24:28  


 
  其二,會印證民進黨有能力處理好兩岸關係,致使國民黨長期以來“能夠處理好兩岸關係”的“政黨品牌”失色不少,不利於它繼續掌握可以確保兩岸關係持續深化發展的關鍵資源——公權力,從而給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投下不小變數。

  其三,對中共而言,不顧及國民黨反應而高調運作民共對話,從某種意義上,稱得上是一個如何對待政治朋友的政治倫理問題,不符合多年來中共處理黨際關係時所堅持的一般原則。

  總之,民共對話所牽涉的兩岸三黨問題,一旦處理不妥,中共的損失可能是雙重的:得不到想要的——推動民共對話,還可能衝擊已有的——寶貴的國共互信。因此,中共在處理民共對話問題時表現得較為謹慎。

  (五)民共兩黨內部意見的整合是一大困擾。兩黨最高決策層若想開啟民共對話,都面臨一大難題,即說服自己隊伍裡的猶豫者、反對者,使其相信,民共對話對本黨而言,“失去的比擔心的少、得到的比期待的多”。這難度極大,需要時間。

  實事求是地講,關於包括民共對話在內的大陸政策調整問題,民進黨內部的確存在一些分歧、爭議;但其實質,不是“要不要台獨”的價值觀問題,而是“什麼更利於台獨”的方法論問題。連那些常被視為務實派的人士,也未改“台獨”初衷,如林濁水稱“一生以台灣‘獨立建國’為職志”(4)、賴清德稱“民進黨和我主張台灣‘獨立’”(5)、蔡英文稱“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是台灣”(6)。

  這一“台獨”實質如此顯而易見,當然不可能不令中共顧慮:民進黨若一邊享有兩岸和平紅利,一邊卻或明或暗搞“台獨”,那怎麼行?推動民共對話還有何意義?所以,對中共而言,如何有效應對“務實台獨”(或叫“穩健台獨”)的兩面性,是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在找不到此問題較為妥善的處置方案之前,中共即使再有魄力,也無法放開手腳大力開創民共關係新局面。這種難覓良策的無力感,加重了部分人對民共對話的憂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