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韓春雨的論文撤了 學術界爭論依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05 23:31:22


 
  由這一實驗結果來看,該技術效率之高,能媲美有“基因魔剪”之稱的CRISPR-Cas9——它能對基因的特定位點進行准確地剔除、添入等。

  然而,從2016年7月開始,對該論文可重複性的爭議接踵而至——

  先是2016年7月2日,學術打假人方舟子發文公開質疑韓春雨團隊的實驗可重複性,關於NgAgo基因編輯技術的爭議開始進入大衆視野。

  隨後,來自澳大利亞、美國、西班牙的學者紛紛在社交媒體上公開發聲,表示無法“看到”韓春雨論文中的實驗結果,為避免資源浪費,呼籲科研工作者停止使用NgAgo技術。

  同年10月10日晚,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科院等12位學者實名發聲,公開表示他們所在的實驗室未重複出韓春雨的實驗。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綫記者采訪時,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魏文勝表示,包括他在內的不少學者認為,“不能再拖了,必須要發聲,要讓國際科學界看到我們這個領域(即基因編輯)中國科學家的態度。”

  然而就在4天後,韓春雨所在的河北科技大學向媒體提供了一份題為《關於輿論質疑韓春雨成果情況的回應》的書面材料,表示已有機構用韓春雨團隊技術實現基因編輯,具體信息會適時向社會公布,并懇請給予他們多一點支持、多一點時間、多一點耐心。

  同年11月,國內外20位生物學家聯名在國際期刊《蛋白質與細胞》上發表學術通訊,以學術規範的形式質疑韓春雨團隊該論文的可重複性。當月,美國、德國和韓國的生物學家在《自然-生物技術》發表通信文章,報告無法重複該實驗……

  一年多來,有關韓春雨實驗“可重複性”的質疑、回應、質疑、回應較量了若幹個回合,爭議不休,未有定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