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論壇:台灣青年政治態度與兩岸交流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1-08-21 00:53:37


殷瑋
 
  殷瑋:年輕人是多元社會結出來的果

  我發言分兩個部分,回應兩個問題:第一個部分,青年人對於公共事務的整體想法,是政治形象問題,第二部分是兩岸青年交流。

  第一部分,今天的討論一直在談青年,好像我們知道青年是誰,但是回過頭來想,誰是年輕人?如果我們很量化的看,所有民調把20到29歲這群人界定為青年人;如果你用Facebook的邏輯的話,年齡分層18到24歲是一個階層,25到34歲是一個階層,這兩個部份合起來可以算作是青年人。這是量化的想法,但這樣我們還是看到一群面貌模糊的人頭;如果我們真要給年輕人一個既有共通的圖譜的話,也許要回到他們成長的年代,來看他們到底是甚麼樣的人,與前一世代、後一世代又有甚麼不一樣。

  我認為,年輕人是“多元社會結出來的果,是數位時代開出來的花”。關於“多元社會結出來的果”這部分,我26歲的時候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國際關係與全球化,講課的時候因為我想要與其他老師不一樣,所以我就回過頭來爬梳我自己身為亞洲人、身為台灣人、與學生年紀沒有差那麼多的年輕人的生長背景。我發現很有趣的事情是,我念幼稚園的時候是1987年,1987年是解嚴的時候,也就是說我從家庭的私領域跨入公領域的時候,我開始面對社會的那一刻起,我面對的是沒有黨禁、報禁、有言論自由的台灣社會;從我踏入公領域起,我從來沒有面對過戒嚴時期,我是七年級生前段班的人,而1980年代後期出生的這群人,他們面對跟我一樣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下生長。

  這是一個甚麼樣的環境?漸漸的是一個兩岸交流開放風起雲湧的環境,一個國際化、全球化的環境,新移民、移工出現在台灣社會的環境,關於我群的定義開始徹底被改變的一個環境。更多的國際政治與兩岸關係底下所影響的台灣90年代故事,我在這邊也不需要多說,所有人都非常清楚。重點是我們是多元時代裡結出來的果子,因為我們的生長環境當中,從一開始就面對各種不一樣的浪潮,而我們面對的社會與世界是不斷在改變的,與以前長期在冷戰結構底下所面臨到僵硬的、不動的國際格局與台灣內部政治環境,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我們這個世代的年輕人所看見的世界本質,也許就與上一個世代有所不同;如果無法掌握到這個本質,就沒有辦法掌握到首投族心裡在想甚麼。我覺得這是我們這個世代年輕人第一個不一樣的地方。

  我們回過頭來想,中國大陸的年輕朋友,與我同一個時代的人。我從大學開始參加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與許多交流活動,在國外念書的時候也碰過很多大陸朋友,他們也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之下成長。我們這一代,米蘭昆德拉在他《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中引用了貝多芬的最後〈旋樂四重奏〉當中的一個樂章“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可!”,也就是說面對人生當中兩難的時候,那個決定如此沉重,有這麼多條條框框加諸在你身上,我們面對的不是一個非如此不可的世界,我們面對的不是一個非如此不可的台灣,不是一個非如此不可的兩岸,我們面對的是有何不可的社會與世界。所以,我們這個世代的年輕人,就我看來,有“有何不可”的開放與包容,如果這個特質可以掌握,我相信大家更可理解到這個特質年輕的台灣人在想甚麼。

  年輕人是數位時代開出來的花

  第二個部分,我們是數位時代開出來的花。Windows作業系統在1985年問世,Apple公司在1970年代末期成立、1990年代成為第二大作業系統,都是我們成長的過程。我是虎尾農村長大的小孩,從高中開始,我唯一與世界連結的管道是BBS,我成長過程當中靠著網路汲取世界的知識、釋放我對世界的熱情,我相信與我同一個時代長大的年輕人都是這個樣子。甚至更早,也許從國小、國中開始就用電腦吸收信息,然後我們念書過程當中,Facebook出現了、社群網站出現了,這是我們習慣的變動性世界當中不變的東西,就是永遠都有新的東西,這是數位時代的邏輯,兩岸年輕人也許都是如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