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台北論壇:王道文化與兩岸認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1-09-21 00:19:11


 
  所以中國最早開始形成的氏族聯盟,盟主的出現不是靠征伐,而是靠有重大民生發明,人民要生活,不得不投靠強盛的聯盟,中國最原始的領袖是這樣出現的。還有禪讓政治,這是古代民主問題,堯舜禪讓不是神話,也不是捏造的。後來大禹治水,《論語》裡面留下一條材料“盡力乎溝恤”,禹致力於農田水利,而不止於消極的防範洪水而已。如果可以控制農田水利,生產力一定提高;生產力提高,他的氏族力量一定強大;氏族力量強大成為共主之後,賴在位子上不下來。所以氏族盟主地位開始長期化。

  我想講的是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不同:歐洲一開始是奴隸社會,希臘的荷馬史詩多歌頌戰爭,為甚麼?因為打勝仗就有奴隸,有奴隸就有財富,這與中國不同。中國沒有奴隸社會,奴隸從哪裡來?奴隸從戰俘來,但是商打敗夏,並沒有把夏的氏族作為奴隸;周把殷打敗,並沒有把殷商的氏族作為奴隸,還是讓氏族有個國。周朝雖沒有滅掉殷氏族,但是卻“封建親戚,以藩屏周”,擴充自己氏族勢力,形成宗法封建。所以中國的歷史發展,並非經過奴隸社會到宗法封建。

  氏族社會以血緣關係聯結,宗法封建則是把血緣關係投射到政治上。血緣關係的凝結規範是“親親”,你必須要親愛你的親人,誠如管仲所說“諸夏親匿,不可棄”,也是最早的“夏民族”意識的出現(中國最早的民族是夏民族,還不是漢民族)。血緣關係講親親,宗法封建也是血緣關係,還是要講親親。所以《論語》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孟子說“親親,仁也”;然後《中庸》裡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如何團結凝聚這個血緣關係,必須要親親,然後形成仁的概念,所以子貢問孔子“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已經超過仁的上限了,仁是指親親。如果博施於民而能濟眾,是更高的道德境界“聖”。孔子講仁,就是要凝聚親親的親屬關係。這個親屬關係如何凝聚?《論語》說“和為貴”。你必須要和,才能親親,親親才可穩定氏族、團結血緣關係。

  中國文學兩大源頭《詩經》與《楚辭》,《詩經》裡頭說“哀我征夫”、《楚辭》有“國殤”,到古詩十九首、唐詩,無一不是反對戰爭詩,尤其是反對漢民族的侵略戰爭,李頎的“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中國人不主張侵略打仗的,當然最有名的反戰詩就是杜甫的〈兵車行〉,“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