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燕山大講堂:決定國家盛衰的纏鬥

http://www.CRNTT.com   2013-05-29 12:29:00  


 
  袁偉時: 我是廣東人,廣東距離政治中心比較遠,所以當下的政治分析剛才兩位已經講得很好,我不再說了。但有一個問題他們沒有回答,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就是現代政治常識怎麼普及的問題,我認為這個非常重要。我們從小學幼兒園開始接受的那些意識形態灌輸,過去我說過吃的喝的都是狼奶,要真正清醒過來必須懂得現代政治的常識,這個現代政治常識需要從學習中得來。

  一個,現時政治教會我們很多常識。比如一再出現強拆,壓制言論自由,結果有一場糾紛,那場糾紛裡就講到究竟公民有什麼權利。比如讓我們懂得言論自由的一個重要案例就是所謂“西豐事件”,遼寧西豐縣的縣太爺要把北京《法制日報》的記者抓起來,因為他寫的報道是不利於當地的,揭露了他們的黑暗,於是派人到北京來抓他。剛好是《法制日報》還是要講點法治,就說“你為什麼要抓我們的記者?你侵犯了言論自由。”堅決頂住,而且事情在互聯網上公布以後,西豐那些官員們受到廣泛的批判、討伐。這個廣泛的批判、討伐過程就是一個公民教育過程。這樣的話,大家知道原來公民應該有這樣的權利。這樣的事件在近幾年比比皆是。比如,順德的一個中學教師寫了一部小說《在東莞》,東莞市的公安局要抓他,但這件事一披露又受到大家的批判,結果公安局趕快放人,賠禮道歉。這個也告訴我們,我們有言論自由。類似的事情我認為很多,從孫志剛事件以來,通過很多的具體事件都在進行公民教育。我想應該注意這個。

  還有一個現時的教育是在修訂現有法律時發生的爭論。比如修改《物權法》時,居然有一個教授跳出來反對把私有財產與公有財產一樣變成不可侵犯,他居然聯合了一千多人簽名、上書人大常委會,一千多人都是老幹部、學者,這個人就是北京大學的教授鞏獻田,後來一了解才知道,他在南斯拉夫大學拿的法學博士。這就清楚了,他連法學還沒有入門,這樣的人搬弄是非,結果阻礙了《物權法》立法的進程將近一年。這又是一次纏鬥,但類似愚蠢的人和事後來就似乎少了一點。

  比如去年修改《民法》、《刑法》、《訴訟法》等,我原來很擔心,因為那時的最高法院院長王勝俊是官僚出身爬上去的,按照他的知識背景來講對法學了解很少,他是首席大法官,但大法官懂不懂法?我是有個問號的。因為他上台以後提倡要回到延安時候的馬青天(馬錫五)傳統,我說這是一個大笑話。這樣的情況下能修改出什麼樣的法律,是個大問題。結果還好,最高法院裡畢竟有一大批懂法的學者在裡面,而且整個中國的知識階層法學知識已經大大提高,所以經過廣泛討論後,現在這個法律應該說前進了一大步,在這個過程裡也有很多法學觀念得到普及。我想我們以後要重視這些,不但要重視觀念的變化,還要注意紙上的東西能否變為現實,這裡面的鬥爭很複雜。現在我們看到的社會生活裡面就是一個如何將紙面上已經有的東西變為實際,我們拿著這個法典就應該跟下面所有違法官員爭論,告訴他們:你們是中國的落後份子,反對了中國已有的規則,大錯特錯,你們侵犯了公民的權利。我想通過這些做法,很多政治常識就普及了。這非常重要。

  除了這些,讀一些書很有必要。就我讀過的來講,一個要讀外國的政治學的著作,在我讀過的來講,我比較喜歡波普爾的《開放社會及其敵人》,我想這是政治的入門書。另外是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對我自己震動很大。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還沒結束的時候就寫出這本書,說搞計劃經濟是通向奴役之路。我那時是中學生,很多不懂。但即使是當時所謂的領導人物,整個中國的精英人物,共產黨裡面的領導人、國民黨領導人以及民主同盟領導人以及所謂社會賢達,他們都不同程度地主張計劃經濟。為什麼這樣?這是一個大問題。為什麼人家那個時候敲響的警鐘,我們聽不進去,結果給中國帶來了大災難。所以我認為這本書值得我們讀。此外,要更多了解政治常識有個比較簡便的方法,讀一些國外的已經現代化的國家的大學政治課本,很多已經翻譯過來,學政治專業的人都讀。魯迅曾經講過,要少讀或者不讀中國書,多看外國書。那時他有些極端,對傳統有些不公,但對政治學這門專業來講,我想這個態度是公正的,還是讀一點外國翻譯過來的、已經有定評的政治學好書。我的答案就是這樣,謝謝!

  主持人:袁偉時老師這一代人、包括我們這一代,很多的精力都在做清除毒素的工作,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幸運的是我們現在遇上了一個比較好的時代。下一個提問。

袁偉時:要警惕披著愛國主義外衣的民族主義

  提問3:袁老師您說到決定國家興衰有三個因素: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穩定,一個是對外關係。最近幾十年來我們有一個好的趨勢,要睦鄰、安鄰,但結果並不那麼樂觀,因為在東北亞有危機、衝突,跟菲律賓、越南有島嶼衝突,甚至跟印度也發生不好的爭端。而且我們國家部門對外示和時,老百姓不同意,把外交部罵得狗血淋頭,我們怎麼處理好對外關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