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燕山大講堂:決定國家盛衰的纏鬥

http://www.CRNTT.com   2013-05-29 12:29:00  


 
  袁偉時: 在對外關係上,思想上一個主要問題是披著愛國主義外衣的民族主義太強大了。這裡要回顧一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整個外交的指導思想是什麼。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基本的指導思想,不管外面口頭上怎麼講,核心一點是列寧主義的一個基本結論:這個時代戰爭與革命的時代。用老毛的話來講是革命中心東移,現在已經移到中國來了。斯大林是這麼講的,他是老大:你們也要承擔責任,東方這一塊歸你好好管。結果中方派出大量的人到東南亞各個地方組織革命黨、共產黨。我認識一個老幹部,那時我還是中學生,他說叫我去越南工作,是他們領導我還是我領導他們?不去。本來要派他到越南共產黨裡面做工作。其他馬來西亞等共產黨很多都是中國派去的,因為我們要成為東方革命的中心。1950年以工會的名義開了一個會,好象是亞奧工會代表會,其實講的就是怎麼革命,怎麼推廣中國以農村包圍城市的經驗,就是這些。劉少奇的文集中這些文件都還在。這個搞得中國與國外的關係很緊張。改革開放後就改變了,之前很多年輕人跑到泰國、緬甸去打游擊,有些永遠留在那些地方了。轉變發生在什麼時候?不是鄧小平提出來的,是何方先生(張聞天秘書),他長期研究國際關係,向中央提出建議:現在不再是革命的年代,而是和平與發展的年代。1984年鄧小平接受了這個論點,現在是和平年代,列寧當年講的那些東西跟時代發展不符合了。於是中國外交有了很大的改變或者改變的開端,90年代跟新加坡談建交的時候,李光耀直接跟鄧小平講“你們不要再支持那些共產黨去搗亂了。”鄧小平接受了這個意見,停止對國外少數派革命黨的支持,中國跟整個東南亞的關係大為改善。

  我認為這個指導思想應該是要牢牢記住的。那為什麼現在還有很多反覆?我認為從很多官員到普通百姓還是有些觀念上的誤區,老是感覺中國是受壓迫、被侵略的國家。其實情況大大改變了,除了毛澤東當政時代隨便把這個地方給你,越南抗美就支援你,把北部灣的一個小島給他。老毛這些人對領土觀念,可能認為有土的地方才是,海疆那些,他們不懂。這個小島給了人家,根據國際法那周圍一大片人家就有權提出歸他了。除了這個問題以外,我認為中國處理周邊關係總體上比較是穩妥的。現在民間老是說共產黨太軟弱了,其實外交雙方談判,必然有妥協,裡面一些內容是要實事求是地處理的。比如按照十七世紀的《尼布楚條約》,西伯利亞一大片是中國的,你能搶過來嗎?要搶就打一仗,對中國有利嗎?對世界有利嗎?所以這些要很冷靜考慮,不要再簡單地罵共產黨執政就是賣國,我不同意這個觀點。

  另外,一些領土的爭端、外交的爭端應該站在更高的角度、更高水平考慮。現在的走向是世界一體化、區域化,歐盟是未來世界的走向。在歐盟,原來德國和法國打了一百多年,現在還要打嗎?丹麥、瑞典之間也是這樣打,現在根本不用護照,就象從廣東到湖南一樣隨便走。國界的意義已經降低了,國家之間有不同政府管理,有利益矛盾,但國界未來的走向是個地理名詞。現在我們在釣魚島問題上鬧得不可開交,我想那些日本那些政客們是在做秀,他敢打嗎?日本現在修憲,無非是將自衛隊改成國防軍,會改變整個局面嗎?日本會回到軍國主義時代嗎?不可能。中日之間經濟上已經融合了,還能打嗎?一打兩敗俱傷。有人甚至鼓吹要將中國的防線建到關島海上。2007年我跟他們辯論,說這個根本就是錯誤的,結果支持我的只有一個《聯合早報》的記者,我們兩個人跟那一批少將、軍事雜誌主編辯論。我的觀點就是,世界走向一體化,中國和日本、中國和美國不可能打仗了,今後就是要怎樣促進彼此的自由貿易區的建立,第一步經濟上自由貿易區的建立,第二步慢慢發展成一個共同體。這是整個歷史走向,中國已經錯過很多機會,很多重大歷史關頭,成為一個很落後的國家,在未來走向一體化的過程裡,中國應該走在前面。中國跟歐盟的自由貿易關係已經建立起來,正在啟動談判的是中日韓三國的自由貿易問題。我想這個問題是最值得關注的,釣魚島不過是小風波。去年十月我發了一條微博,說未來走向是三方都有阿Q精神,都說我勝利了,因為三方都派船只到釣魚島遛一下,各國在那個地方有主權,但不會打起來,最多偶然擦槍走火,很快解決。未來唯一的走向是共同開發。這是歷史潮流,任何人都抵抗不了,所以我認為,觀察中國的外交問題,要把握整個大方向,不要為一些小事而使自己迷惑。謝謝!

  主持人:袁偉時老師講了核心,外交的根底是保障人權,保障公民的權利,這也是決定國家盛衰的纏鬥根基問題。今天是“五四”94周年,94年過去,我們有時會悲哀地發現社會並沒有進步,我們討論的話題與1919年的很相似。當年啟蒙與救亡的雙重變奏中,救亡壓倒了啟蒙,現在可能是重續啟蒙之路的時刻,而且未來要繼續做這樣的事。時間關係我們的討論到此結束,這次的活動是騰訊燕山大講堂跟“讀行者”一塊合作的,“讀行者”是博集天卷做的系列圖書,而且也是系列沙龍,希望大家多多關注,關注“讀行者”,關注燕山大講堂,關注自身的權利,每個人為自身的權利而多一點努力時,那我們的國家就真的強盛了。謝謝大家,謝謝三位老師!

  文章來源:騰訊文化“燕山大講堂”217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