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新常態的要義是減速治理

http://www.CRNTT.com   2014-12-10 08:40:40  


 
  ——重組地方債務,配合稅制改革,促進社會基礎設施投資。近年來在地方大規模舉債的同時,也形成了大量重要社會基礎設施的資產。按世界銀行定義,主要包括教育、文化、醫療保健等等,短期回報低,現金流也較差,但其關乎人力資本提升的重要基礎設施,是中國經濟轉型的根本。中央政府應該按照項目期限、收益率、項目的經濟外部性和功能性特點,發行低利率的30年期以上的長期特別國債,對地方社會基礎設施資產進行購買,轉移這部分地方政府債務,減輕地方政府的債務負擔。通過稅制改革,推進生產性環節的間接稅制為主,向消費、收入所得、財產保有環節的直接稅為主轉變,削弱地方政府側重於生產性投資的稅收激勵,鼓勵地方政府在社會基礎設施方面投資。

  ——推進金融改革,積極應對國際周期不同步對中國衝擊。2014年隨著滬港通、自貿區的推進,人民幣自由兌換進入一個新的階段,2015年有望再開啟深港通、個人合格投資者即QDII2的推出、自貿區的擴大試點,技術層面的資本項下自由兌換基本完成,而同時國內推進的儲蓄保險和利率市場化也同步完成。2015年底可以說實踐上已經可完成人民幣自由兌換,中國將進一步融入國際化進程,但同時風險暴露加大。而中美經濟周期和政策激勵不同步等問題會帶來衝擊,這一衝擊會打斷很多改革進程,因此在金融改革的同時,防範金融風險和穩定人民幣幣值成了重要的政策考量。

  減速治理關鍵仍需要宏微觀雙重努力。宏觀政策要有足夠的定力,容忍經濟減速,不要過度消耗政策刺激的資源,宏觀政策的重點在於化解金融財政風險;微觀政策則更需加快改革和存量調整,盡快轉向高效均衡的增長階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