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 
大陸:民共對話的阻力動力與方向

http://www.CRNTT.com   2012-07-18 00:24:28  


民共對話:春風來時花自開。
  中評社香港7月18日電/特約撰述趙景剛在《中國評論》月刊7月號發表專文《民共對話的阻力、動力與努力方向》。作者認為:“民共對話,是兩岸關係最終實現正常化的動力和標誌,是民共兩黨遲早要面對的必然選擇,是一項牽涉面廣、難度係數高的綜合工程。在諸多主客觀因素的制約下,它當前只處於最低級別的以呼籲、放話、有限交流等為主要內容的試探階段。我們在看到民共對話困難重重的同時,也要在漸進原則的指導下,樂觀面對挑戰,積極開發和鞏固寶貴的動力因素,為民共對話的真正開啟,累積善意、創造條件。”文章內容如下:

  民共對話遭遇的六大阻力

  (一)民共之間存在的統獨矛盾,具有高度政治性、對立性、長期性。作為兩黨對話首要基礎的政治共識的尋求、構建與達成,絕非易事。

  常有人講:既然“九二共識”遭到民進黨強烈質疑,無法成為民共對話基礎,我們可以創造新共識來替代它。此言道理不錯、思路也不錯,可世上許多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民共對話也不例外。在價值取向上,把完成祖國統一大業作為自己神聖職責的中共,決不可能以放棄“兩岸同屬一中”的政治原則為代價來實現民共對話;而長期主張“台灣是一‘主權獨立國家’”的民進黨,至今也沒有徹底改變分裂立場的確切跡象。顯然,兩黨在最根本的國家認同問題上沒有交集,“新共識”的尋找、創造、論證,是對政界、學界之視野、魄力、智慧、勇氣的巨大考驗。有識之士上下求索,但“找到它”絕非朝夕之功,短期內恐怕難有突破。目前有識之士們的探索,基本還是停留在釋放善意、提出方向等層面,尚未產生能被民共雙方共同接受的論述,正是這種困難的反映。至於民進黨多年來熱衷的“不預設政治前提”,中共亦絕無接受之可能。而“在民進黨不承認‘九二共識’之時,大陸會有限度地與其個別交流接觸,但絕不會與民進黨作政黨層面的政治交往,更談不上達成任何政治共識與支持民進黨執政”。(1)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