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論壇
2005年12月號,總第96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中歐戰略接近:現狀與前景

  郭震遠:座談會結語

  我簡單總結一下今天的論壇,其中一些觀點是我自己的。

  今天,大家普遍地或者說比較共同地都認為中歐關係確實非常重要,而且在過去三十年,特別是最近十年,應該說,中歐之間無論是經濟關係還是政治關係,以及文化交往方面,都有了非常顯著的發展,可以說,確實形成了一個比較全面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對此,大家的評價是比較一致的,因此我們在今後進一步積極推動中歐關係的發展,是正確的,也是必要的。

  第二點,歐洲本身的發展正處於進一步爬坡的狀況,歐洲自身發展確實到了一個轉折時期。擴大到二十五國並不僅僅是一個數量的問題,而且可以說,是將一部分基本上與原來的成員在經濟、政治甚至文化上不盡相同的國家擴大進來,這對歐洲本身就是一個挑戰。就是說,歐洲的一體化,確實伴隨著它的迅速擴大,確實面臨著相當嚴峻的挑戰。要不然美國人怎麼能來劃分新歐洲、老歐洲呢?這個不是簡單的量變到質變的問題,而是擴進來的一些新成員,與原有成員本來就存在質的不同。這個問題牽涉歐洲未來的自身發展,甚至對中歐關係的發展都受影響。美國在歐盟解除對華武器禁令方面,確實是利用了所謂新歐洲的力量。

  第三是談到美歐關係,或者進一步就是中美歐關係。我覺得這個問題,確實是冷戰後新的國際格局形成過程當中非常值得重視的問題。目前處於新舊格局的過渡階段,這個過程還是相當漫長的。在這個過渡階段,舊格局的影響還在,新格局還在逐漸形成,新舊格局交錯、過渡的現象及其表現,肯定會長時間存在。此中,中美歐三家的關係是很重要的。從外交個性上來說,中美歐俄等,未來對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是四個可能產生比較重要的影響的力量中心。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對於中美歐的相互影響、未來的發展給予更多的關注。中國國家領導人對中歐關係的重視、對於歐外交的重視,我想都是表現了這樣一種認識。

  評論員簡介:

  顧俊禮:中國德國研究會會長,中國歐洲學會理事,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歐洲所學術委員會委員。一九六四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曾留學德國慕尼黑大學。一九七八年起從事歐洲政治,特別是德國政治、外交、防務等問題研究。 

  馮仲平: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所長、研究員、博士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兼職教授,一九九二年獲英國蘭卡斯特大學歷史學博士,主要從事歐洲一體化問題、歐美關係、中歐關係等問題研究。

  邢 驊: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歐盟研究中心主任、學術委員會委員。一九六二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一九七三年起從事歐洲問題研究。

  吳 弦:中國社科院歐洲所研究員、博導,歐盟東擴室主任,歐盟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歐洲學會歐盟研究會副會長,一九八三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獲法學碩士學位。自畢業後,一直在社科院從事歐洲一體化研究工作。

  李義虎: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北大國際和平與安全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博士生導師、博士。全國高校國際政治研究會秘書長、北京高校國際政治研究會會長、國防大學兼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國際關係理論、國際戰略和台灣問題。

  原 潁: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研究部美國北約室研究員,軍事學碩士,少校,主要從事歐洲安全、國際軍控和裁軍方面的研究。

  (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