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論壇
2005年12月號,總第96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中歐戰略接近:現狀與前景

  法德借中國牽制美國
  清醒認識歐盟實力

  在處理中歐關係方面,我覺得值得注意或者說重視的,有三個問題。

  在當前的中歐關係當中,法國、德國都是特別積極的,在很多場合的調門也比較高。法國的希拉克總統、剛剛卸任的德國總理施羅德,不論在對華武器禁售的解除問題上,或者是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認定方面,他們的調門都比較高。

  他們為甚麼調門那麼高?固然有推動歐中友好關係的積極的一面,當然也有他們利己的一面。因為他們也想通過與中國的這種合作,來增強他們自身的國際地位,可以牽制美國的單邊主義行為。所以他們也需要借重中國。這一點,在我與德國駐華使館的官員接觸的時候,他們對此毫無掩飾。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歐盟自身的實力是很有限的。我講的實力主要是指安全和科技,我認為歐盟在安全和科技的很多方面都還有求於美國,因此在很多方面都還受到美國的搚持。因此我們在處理中歐關係和歐美關係的過程當中,我們應該有清醒的頭腦。

  歐盟對外行為能力嚴重削弱

  歐盟東擴,從十五個成員國一下子擴展到二十五個成員國。歐盟的東擴和深化,令世人矚目。但是伴隨這種急速的擴大,其內部矛盾也增多了,內部利益的協調問題現在很突出。

  隨著內部矛盾的擴大,對外的行為能力也削弱了。我常常講,要想讓歐盟在外交和安全問題上一個聲音說話,那還遙遠得很,根本做不到。因為按照目前歐盟的遊戲規則,重大的事情要大家一致通過。重大事情要二十五個成員國“一致通過”,很多事情就辦不了。

  更重要的,隨著歐盟從十二個迅速擴展到十五個、二十五個,歐盟內部的德法軸心的地位,我認為是下降的。當然,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在裡面搞分化。所以,我認為歐盟對外的行為能力下降了。

  我們歷來關注歐盟的幾個大國,比如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等,而對小國往往關心不夠,特別是對新進加入歐盟的那些中東歐的小國。我覺得,今後還要重視他們的一些態度、立場,這是很重要的。

  歐盟對華政策歷來有兩面性

  第三點,歐盟及其成員國,他們的對華政策歷來都有兩面性。積極的一面前面已經提到了,消極的一面,我們可以從一些歐盟高層的講話中得到印證。比如他們明確講到,就是要通過合作和對話,把中國融入國際社會。我認為他們所謂的“融入”,就是通過與中國的經濟等各方面的合作,來達到中國在政治上的演變。

  所以我認為,我們在進一步發展中歐關係、利用歐洲的某些對我們有利的東西的同時,又要頭腦清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