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論壇
2005年12月號,總第96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中歐戰略接近:現狀與前景

  多邊主義是中歐最大共同點

  對於戰略需求這方面,我想第一個共識,就是雙方都希望世界能穩定。第二,雙方都支持這樣的方式,就是世界上哪個地方出了問題,都用多邊主義的手段去解決。多邊主義就是我們與歐洲最大的共同之處。

  我們現在講全球多極化,這是我們的信仰、我們的理念,但是如果解釋不清楚,會給人家造成又是力量與力量之間的一定程度上的競爭甚至對抗的印象。但是我們講多邊主義,就是合作呀。就是說,我們通過協商的辦法,通過聯合國、國際機構,來解決國際問題這個是中歐之間一點問題也沒有的。

  對於我們的戰略需求,絲毫不用諱言,中國領導人和歐洲領導人,心都有牽制美國的一方面。對此,我認為現在不用迴避。因為美國要搞霸權,其他國家必然要限制它,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而問題的根源不在中國,也不在歐洲,而是在美國。美國偏偏要搞霸權,也就一定有人會反霸權。如果美國執意搞霸權,歐洲、中國肯定要對美國加以牽制。

  歐美關係的兩個明顯變化

  美歐關係是由特殊化向普通化演變。過去是戰略同盟,現在也還是戰略同盟,但是現在的戰略同盟已經鬆散了。原因很簡單,就是共同的敵人消失了。

  現在的美歐關係發生了兩個明顯的變化。一個是從安全依賴向安全合作發展。再一個是從美主歐從向趨於平等發展。

  所謂從依賴到合作,美歐關係為甚麼講在冷戰時期是依賴關係呢?就是美國保護歐洲這麼一個關係。但是現在,歐洲人越來越覺得不需要美國人保護了。但是現在歐洲人又覺得還需要美國,因為在新的安全威脅之下,不僅歐洲人需要美國,美國人也需要歐洲。同樣,我們也需要美國,美國也需要中國。這樣,歐洲與美國從過去那種特殊的關係向普通關係發展了。儘管北約的框架還有,但是北約已經越來越成為一種帶保險的安全關係。

  所謂美主歐從到趨於平等,過去歐洲被美國保護的關係,美國在整個北約處於領導地位,由美國說了算。但是現在這種關係,越來越向平等的關係發展。

  美歐關係“欲近還遠”

  歐美關係可以說是﹁欲近還遠﹂。在布什的第二任期,調子變了,但是還不到過去那種程度。

  為甚麼呢?我覺得他們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共同的價值觀這些東西都有,但是真正遇到當前的新的問題的時候,雙方的理念、想法不一樣。比如說都想世界穩定,都想解決恐怖主義的問題、氣候變化的問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的問題,但是怎麼實現這些目標,歐洲人和美國人的想法,不是越來越近,而是越來越不一樣。根本的問題解決不了,美歐就走不近,分的趨勢就較大。

  這裡涉及到冷戰結束以後如何管理世界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歐洲人與美國想不到一塊去。

  歐洲一體化處於很困難的時期

  歐洲目前到了一個非常困難的時期。大概在二戰結束以後,歐洲的發展所處的最為困難的時期。有人說,歐洲一體化陷入危機,我覺得這個也可以講。

  歐洲自己歷來是兩條腿走路,一體化垂直發展和水平擴展。一方面從統一大市場,到統一貨幣,現在也在力圖搞共同外交這些東西,想搞政治一體化,這是一個垂直的深化。

  從水平擴展來講,從開始的六個國家到九個國家、十二個國家、十五個國家、二十五個國家,今後還要二十七個國家、三十個國家,這都是一體化的發展,祗不過方式不一樣。把土耳其拉進來,也是一體化的發展。

  但是歐盟的發展到現在,我覺得是遇到了很大的問題了。而這些問題的根源,是由於經濟不行,是經濟發展出了問題。而經濟發展出了問題,影響了人們對一體化的熱情,影響了人們追求一體化的意願,所以公眾的支持下降了。

  由於經濟不行,所以歐盟國家的領導人更多地忙於內部事務,所以也不敢提出一些過快的一體化的想法,導致了目前這種不敢說是完全停頓,但實際上基本停滯的一體化現狀。

  歐洲一體化的“擴大”和“深化”都遇到了嚴重問題

  歐洲一體化如果下一步要繼續發展的話,也就是兩個方面,我們可以將之作為指標來看一看。第一就是它的擴大,第二就是它的深化。

  從“擴大”來看,我想已經很難了。儘管在英國擔任輪值主席的期間,想了好多辦法,比如今年十月三號土耳其的入盟談判開始了,但是那更多地是一種表示,是一種象徵性的東西。因為,以往每一次歐盟開始與某一個國家開始入盟談判的時候,大家都知道,過若干年以後,這個國家會進來。但是對於此次歐盟與土耳其談判,大家都不知道結果會不會讓土耳其入盟。像烏克蘭這些國家更加失望,更加覺得自己不可能加入歐盟。就是說,一體化的擴大遇到了極大的阻力。

  從“深化”來看,所謂的歐盟深化,主要講的是政治一體化。當然,歐盟的經濟一體化也有待加強,包括其“四大流通”也沒有搞得很好,現在阻力很大。至於政治一體化,阻力就更大了。此次憲法危機,其實原因祗是對政治上的合作提了一些新的制度上、結構上的一些想法,但是最後由於法國的否決、荷蘭的否決,整個歐洲憲法就等於是擱淺在那了。就是說,一體化的深化,也是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如果說前景的話,歐洲一體化幾十年的歷史告訴我們,歐洲祗有在經濟好的時候,一體化才能保持一個發展的勢頭。因為經濟好的時候,公眾、政府都能夠將一體化的想法推動下去、實施下去。但是當經濟出問題的時候,一體化也就出問題了,阻力就增大了。

  所以我覺得歐洲人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說,他們如何能夠適應全球化的挑戰,這是他們面臨的最大問題,因為他們現在根本就不適應全球化。

  歐洲經濟社會發展模式
  受到全球化極大衝擊與挑戰

  歐洲人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搞得是兩個模式:一個是一體化的模式,一個是經濟社會發展模式。這兩個模式現在都遇到了問題。其經濟社會發展模式受到了全球化的極大衝擊、極大的挑戰,它怎麼辦?歐盟是和諧社會的典範,但是其和諧社會由於全球化,甚至說由於中國的崛起、印度的崛起,對其構成了很大的挑戰。

  所以,為甚麼說歐洲有貿易保護主義,為甚麼歐洲人在談論中國對他們是機遇、挑戰還是威脅?就是由於歐洲的經濟、社會模式、高福利的社會,維繫不下去了。在這個背景下,歐洲一體化確實發生了危機,一體化遇到了很大阻力,對外戰略包括其擴大也受到了影響。

  對於中歐關係,其實這也是一個消極的因素。為甚麼這麼說呢?因為歐洲在貿易方面重新搞保護主義,對中國紡織品重新設限,就是一個非常突出的例子。歐洲本來是主張自由貿易的,現在重新設限控制中國出口,這是非常典型的,這也是預示著中歐關係的新挑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