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論壇
2005年12月號,總第96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中歐戰略接近:現狀與前景


  邢驊:客觀對待困難
     美加大對中歐關係干涉力度




  今年是中國和歐盟建交三十週年,我也參加了很多國內外有關中歐關係的討論,所以對中歐關係聽取了很多看法和評論,自己也有一些想法。

  中歐關係三十年成就顯著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點是中國和歐洲都把和對方的關係,擺在自己外交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二零零三年雙方確定把雙方的關係進一步提升為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在歐盟發表的首份安全戰略報告當中,提出世界上有六個戰略夥伴國,中國也是其中的一個。

  雙方都把和對方的關係擺在自己外交的重要位置,表現在雙方對對方關係的借重是越來越大了。都認為與對方發展關係,以及對方的發展,總體上來說是符合自己國家、和自己國家對國際形勢的發展的期望和利益的。

  第二點就是雙方在多領域的合作,有著非常深入的開展。各種形式的對話非常多,統計的數字也有不同,但是中歐之間多領域的對話是很豐富的。

  第三點就是雙方的經貿關係進一步地發展。雙方經濟這樣深入、大規模的融合,使得雙方對於發展中歐關係都有非常大的積極性,都有很充足的動力。

  迅速發展對國際衝擊大
  中國面臨如何被理解的課題

  如果說中歐關係是一個快速前進的火車頭的話,那麼這個火車頭現在正要爬上一個高坡。因此對於中歐關係,要必須給予新的活力、新的燃料。中歐關係也必須克服當前面臨的一些新的考驗和課題。

  對於新的考驗和課題,我想主要是這麼幾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就是中國的和平發展,以及中國融入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對全世界都帶來了很大的衝擊和反響。全球對中國的和平發展及其影響,反響是一種綜合性的。既有讚賞、表揚、肯定的,也包括著擔憂、疑慮,歐洲也不例外。

  中國在當前面臨著自己發展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如何被世界真正、全面地暸解的問題。而中歐關係,也面臨著這樣的一個新的課題。

  在一定的程度上講,目前存在的﹁中國威脅論﹂在歐洲有一定的反映。如果我們說中歐雙方都是把相互的關係定位為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但是歐洲的公眾,歐洲的政治力量,不一定完全認同歐洲官方對與中國關係的重視,和發展與中國的關係的積極性。這個方面,官方和民間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