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韓春雨主動撤回《自然》子刊論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05 23:26:05


 
焦點 一、撤稿是否意味著數據造假?

  專家認為,文章撤稿應該說是國內外都無法重複出其研究的結果,撤稿後,至少沒有更多的人願意去嘗試這個實驗。具體數據造假與否,還需要進一步的調查。

  此前,國內外20名學者聯名撰寫質疑文章,稱反複實驗後仍無法得到韓春雨論文實驗結果。溫州醫科大學教授穀峰便是學者之一,穀峰表示,撤稿與文章的數據應該有聯系,但是具體有多大的聯系不好說,是否涉嫌學術造假仍需進一步調查。

  另據新華社報道,按國際慣例,研究團隊發表的文章結論必須是可重複的。“主動撤稿表明韓春雨團隊也意識到他們文章有不能重複的問題。”美國梅奧醫學中心教授樓振昆說,“能够主動撤稿需要勇氣,很多重複不出的文章作者也不願主動撤稿。實驗不能重複可能有多種原因,現在還沒有證據可以證明韓春雨團隊是造假。一般被動撤稿是查出有造假行為。希望韓春雨團隊能够公布實驗原始資料和數據,研究人員可以根據實驗記錄一步步重複,看是否能够重複出來。”

  據了解,學者對於已發表的論文,在多種情況下都可以主動撤稿。例如,認為論文的證據不充分,實驗數據還不能得出文中結論,或是認為數據處理不妥,暫不適合發表論文等。

二、國際上怎樣處理學術爭議?

  專家們表示,國外遇到類似實驗無法重複的問題,在短時間內會啓動調查程序。一旦查明是學術造假的話,意味著研究者將身敗名裂。論文的通訊作者必須承擔主要責任,整個研究團隊也須對此負責。而研究團隊所在高校,作為學術誠信監管主體也應該承擔一定後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