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譯:美政府多年過度花費 釀經濟惡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10 00:58:49  


 

  現在讓我們來討論最重要的一環,即預算不平衡所導致的今日政府政策體系接近癱瘓。由於政府預算不平衡,這限制了政府通過繼續花費或者徵繳更高稅務來刺激經濟,美國會兩黨就上述問題爭論不休很好的證明了這點。過去由於舊時政策而引起的財政赤字在今天給美國經濟帶了巨大影響。

  從歷史角度看,美國並不是絕對要求預算達到平衡,當遇到戰爭或者經濟衰退時,政府也會因花費過多而引入一些財政赤字。不過在通常情況下,預算平衡仍是政府比較青睞的準則。托馬斯.傑弗遜曾認為,預算平衡可以使政府保持小規模,這樣便於管理;亞歷山大.漢密爾頓也認為,政府有能力還賬是有信譽的表現,因此政府應想方設法保持住自己的信譽體系。

  但肯尼迪派經濟學家,他們也稱自己為凱恩斯(1883-1946)經濟學派接班人,卻摒棄了美國政府的傳統信念,即每年爭取達到預算平衡。他們認為,赤字並不會引起禍端,如果可以運用得當,赤字還可以刺激經濟增長。毋庸置疑,肯尼迪學派經濟學家的理念,完全改變了美國政府通常情況下對預算平衡所持的看法。

  當信念被改變後,起初美國政客以及民眾並未發現赤字可以給經濟帶來瞬時負面影響。從那時起,美國政客開始鼓吹,政府應該多消費、少徵稅,這樣新的標語立刻吸引了很多美國民眾。從1961年起,聯邦政府預算達到平衡的時刻僅有五次。在這五次之中,僅有1969年那次預算平衡可以說是由於政策導向起了作用,而其餘四次全部是在經濟狀況較好情況下,過多徵繳稅務來實現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