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譯:歐美日財政擴張政策 收效甚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12 01:04:24  


由於持續採用凱恩斯式財政擴張,今天日本公債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竟高達210%
  中評社紐約5月11日電(記者 余遙編譯報道)凱恩斯主義式財政擴張曾將美國帶出了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之後凱恩斯經濟模型一直被當作是教學經典。08年金融危機以及歐債危機的爆發再次為驗證凱恩斯經濟模型的正確性提供了機會,但事實證明,似乎這次凱恩斯式財政擴張並未能立即將大國帶出經濟泥沼。

  美國華爾街日報5月10日刊出文章,原題目為“救市資金正繼續在失效”,文章作者為羅伯特.巴羅,巴羅先生現任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其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依然疲軟的美國經濟和更加不容樂觀的歐洲經濟形勢再次提醒我們,各個陷入債務或金融危機的大國應早日結束財政緊縮政策。也許你會認為,若財政緊縮不適用,大國則應回歸選擇繼續積累更多財政赤字,但奇怪的是,與那些採取財政緊縮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相比,在本次金融危機中,採取擴大財政預算的其它OECD成員國經濟並未有明顯好轉。以美國為例,儘管從2009年到2011年,我們的預算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高達9%,但現在美國經濟仍處於非常不景氣的狀態。

  在歐洲大陸,比較有趣的兩個案例國家發生在德國和瑞典,這兩國於09年到11年之間都努力達到了財政預算平衡,不僅如此,德國和瑞典在這三年中的平均經濟增長分別為3.6%和4.9%。如果“財政緊縮”是如此糟糕的政策,為何這兩個歐洲國家經濟增長保持了強勁勢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