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1990年代初,我們剛好步上民主政治軌道的時候,我當時深切體會,英國國會有很多東西可以作為借鏡;甚至我在想,剛好有一位曾任國會雙邊友好小組的副主席LeoAbse先生,有幾十年擔任英國國會議員的經驗。如果這位先生退休後把他請過來,幫我們“立法院”做許多基本院內規範的設計,我們的“國會”運作就可以免除許多不必要的內耗與衝突。
舉一個例子來說,在許多西方民主國家,不會像我們的“立法院”裡面,到處都是相機與攝影機。那些國家經由多年實證經驗,認為國會(含各委員會)會場內,不許携入相機與攝影機,以免除國會議員遇鏡頭就作秀的惡習。媒體如要議員問政資訊,由一個國會權責單位統一製作與分享,但媒體不可以各自為政攝影。
我想說的是,上軌道的民主國家,朝野政黨以不同立場問政,他們之間不應是敵人,尤其“涉外”事務更是非常清楚;對其他外國而言,愛自己國家的觀念都應是一致。個人認為台灣未來不管哪一黨執政,當另一個政黨出境,特別是有特殊性的重要“涉外”活動,政府應於行前做深度的簡報。雖是題外話,但適因劉世忠兄明天將隨蘇貞昌主席訪問日本之政黨外交而有所感。
最近,我參加了海峽兩岸退休外交人員聚會,有機會親見大陸處理兩岸關係的作法。我的感受覺得中國大陸在處理兩岸關係的大方向上頗為務實,兩岸外交人員私下聊天,對方官員不論退休與否,也很開明;但到一個比較正式的發言場合,就明顯覺得比較謹慎。這當然是制度使然,可以體會。
記得兩岸退休外交人員聚會當天,我是唯一以投影片簡報的人。個人當時表示,兩岸分裂才六十年,中國大陸已從過去批孔、反孔,到現在海外遍設孔子學院;在歷史長河中,短短六十年內兩岸雙方的發展變化卻至為巨大。
個人當時也強調,若中國大陸對於“中華民國”四個字,可以對等、尊重,兩岸關係就可以快速走到另一個有利統合的方向,其他都是枝節問題。譬如早期大陸人士來台開會,碰到“中華民國國旗”如同猛獸;而現在大陸觀光客來台,可以在“國旗”前照一張紀念照回去,中間也不過是十餘年的時間。這在歷史長河下的變化,我自己嗅到的觀念是,大陸慢慢務實地重視“中華民國”四個字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