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分析|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東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設為首頁】【】【中評郵箱

“僅兩成老人靠養老金生活”考驗中國
  中評社北京10月28日電/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中國以養老金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老年人只有24.1%,那麼其餘七成多老人怎麼辦?他們的家庭如何承受?倘若養老政策只能成就“少數人的幸福”,而遺忘了絕大多數亟待關懷和贍養的老人,這樣的養老政策又有何意義?雖然,對未富先老的中國來說,希望公共財政一肩挑起為國民養老的重擔並不現實,但還是應有更多擔當,別讓公眾只能“養兒防老”,或老無所依。
寧波PX項目爭議 地方政府亟待吸取教訓
  中評社北京10月27日電/近日,中石化寧波PX項目引發村民集體上訪導致群體事件。PX所以在國內落得如此名聲,正因為此前的意見表達,多被激化或壓制成群體性事件,而當正常的溝通渠道無法建立,事件最終便走向“民眾受傷害,項目要下馬”的雙輸結局;某種程度上,民眾對PX項目的不安,也是對地方政府部門忽視民眾知情權、參與權的不滿。其他地方政府也應該從這次寧波PX事件中吸取教訓,不要讓此類事件一再發生。
合肥驚現“樓粉粉” 監管失職肇禍
  中評社北京10月26日電/合肥市潛山路華邦光明世家小區驚現“樓粉粉”,承重板材如同“豆腐渣”一般,遇水即散、一掰就碎,再度挑戰公眾心理承受底線;眾所周知,住宅樓自從規劃起就進入監管的監控視野,從施工、完工、檢查驗收都要經過嚴密把關,只要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嚴格監管過硬,住宅樓質量就不會出現岔子。試問,開發商是怎樣闖過一道道“關卡”的?危如累卵的樓房,稀裡糊塗的監管,只會讓民眾提心吊膽,何談安居?
貴州教育基金“零捐款”警示中國慈善
  中評社北京10月25日電/貴州省教育廳下屬機構貴州省教育發展基金會,自去年6月30日成立以來遭遇“零捐助”尷尬,發出千餘封邀請函,卻沒有一家企業或者個人肯回應。“郭美美事件”陰影所以陰魂不散,無非還是慈善機構未有強力作為來驅散疑雲;慈善機構的財務透明度始終未有實質性進展,當捐助的錢財依舊被放置在黑暗中時,還有誰相信上位者的空話?僅依賴於一紙邀請函就想獲得能夠自主支配的慈善資金,未免一廂情願。
“最牛公證處”敲響公證行業改革警鐘
  中評社北京10月24日電/近日網絡熱傳,浙江省桐鄉市公證處主任年薪高達80萬元,領導們去陽澄湖吃螃蟹,公款報賬16.1萬元。這則傳言已被證實,桐鄉市公證處因此被網友稱為“最牛公證處”。工作人員該拿多少年薪,並不是公證處的根本問題,其問題在於,這一機構身份曖昧,兼具行政機構、壟斷企業、“公證公司”和事業單位的多重定位,既不算公權力部門又與公權力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實在有違公證行業改革的初衷。
商品房利潤率限10% 能否抑制高房價?
  中評社北京10月23日電/陝西近日出台樓市調控新政,要求商品房利潤須控制在10%左右,這是全國首個限利政策。抑制房價是一個系統工程,單純打壓開發商的利潤 “奶酪”,對開發商而言,難免會遇到種種“軟抵制”,即使“限利令”被強制執行,開發商恐怕也會“墻內損失墻外補”;樓市調控當然不能半途而廢,房地產業的暴利也不應被縱容,但政府直接限定一個行業的利潤率,卻多少顯得有些操之過急。
“中央文件70天到基層” 折射官場程序病
  中評社北京10月22日電/今年5月1日開始實行的《陝西省老年人優待服務辦法》,到10月9日西安大慈恩寺才開始執行,而據調查,中央文件層層傳遞到基層“最少需要70天”。紅頭文件的流轉慢、執行難,折射出政府部門長期存在的種種“程序病”依然根深蒂固;要根治這種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對中央政策能拖就拖甚至歪嘴和尚念經的現象,必須加大懲治力度,嚴肅追究相關領導和人員的責任,才能使中央政策迅速準確地貫徹。
鐵道部試水“會員制” 不可嫌貧愛富
  中評社北京10月21日電/中國鐵路客戶服務中心正小範圍推行“會員制”,100元車票最多可換800積分。市場競爭環境中,“鐵老大”學會了降低身段培養客戶,不失為一個積極信號;不過,認真分析所謂“常旅客服務計劃”不難發現,這顯然不是針對普通旅客而設計的,而對高端消費群體的額外關照的基本前提是,不能損害到普通消費者最基本的利益,畢竟,鐵道部不是純粹的經營性企業,而是承擔著一定的政府職能和公共屬性。
賠錢也種紅高粱 “消費莫言”太盲目
  中評社北京10月20日電/諾貝爾文學獎光環下的“莫言效應”持續發酵,山東高密政府準備投資6.7億元打造旅遊帶,種植萬畝紅高粱,莫言老家所在轄區管委會主任表示“賠本也要種”。輿論質疑,這不過是“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翻版,種高粱造景花的是納稅人的錢,跟百姓商量了嗎?其次是在景區的規劃、論證上,官員一拍腦袋就要上馬,徵求百姓意見了嗎?景區的利潤和回報如何,投資有無風險評估,萬一玩砸了該由誰買單?
北京重啟“單雙號”?治堵別光盯著民眾
  中評社北京10月19日電/“北京將評估特定時段、區域單雙號限行”,消息一出,即刻引發爭議。限行只是治標不治本,以行政手段人為限制車輛上路,有轉嫁城市管理責任之嫌,也並不能削弱公眾的出行需求;而且,分時分區單雙號限行是針對所有車輛還是只針對居民個人的車輛,“特權車”如果不受此限制是否將造成更大的社會不公?那種一說解決什麼社會問題,就先想著如何限制公民的方法,正是社會管理方式改革所要解決的問題。
愛國不是犯罪馬甲 “韓德強現象”當警惕
  中評社北京10月18日電/北京“918”遊行時有一位老人因反對“毛主席我們想念您”口號,北航副教授韓德強當眾掌摑,並聲稱“今後如果在遊行隊伍中遇到這樣的漢奸,該出手時還會出手”,“絕不認錯”。輿論指出,這件事映射出當前社會裡一個顯著病灶——任何人都可以舉起“愛國鋤奸”大旗,對另一個人“就地執法”;少數人發出的“清除漢奸”的喧囂,相信不至於大規模危害社會,但其背後狹隘的幽靈,卻需要警醒和反思。
心臟支架暴利超販毒 “以藥養醫”惹的禍
  中評社北京10月17日電/中國著名心血管專家胡大一“心臟支架一半不靠譜”的大實話透露出眾多患者動輒被推向“過度醫療”,進而付出巨大治療成本的不堪現實:一個國產的心臟支架出廠價不過3000元,可到醫院就變成了2.7萬;一個進口的心臟支架到岸價不過6000元,到醫院就變成了3.8萬,利潤遠超販毒。暴利支架與暴利藥一樣,說到底都是“以藥養醫”惹的禍,顯然,醫療器械的採購使用還未引起監管層的重視。
“金飯碗”變成“苦飯碗” 終結不了國考熱
  中評社北京10月16日電/2013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具體職位表日前正式公布,因不少崗位加了“常年出差”、“職位需要晚上值班”等條件限制,而被稱為“最苦金飯碗”,但卻仍然有近200萬人報考,招錄比例高達90:1,依舊猶如一條獨木橋,人們趨之若鶩,成為一道獨有的中國風景。顯然,公務員“苦差化”的勢頭,並未讓公務員的既得利益格局改頭換面,而公權依附公務人員的本質也並未改變,因此,還需繼續改革。
杭州“煙花傷人” 能否遏制“煙花衝動”
  中評社北京10月15日電/以“幸福西子湖”為主題的杭州西湖煙花大會13日發生煙花傷人事件,導致151人受傷。事件發生後網絡上出現質疑聲音,規模浩大的煙花大會有必要嗎?雖然本次事件只是偶發事件,但折射的風險卻具有普遍意義。在重大活動時燃放煙花,已成很多地方的“保留項目”,燃放煙花爆竹作為一項陋習弊端很多,污染環境不說,還易造成安全隱患,而由官方搞的大型“煙花大會”,更是勞民傷財,沒有存在價值。
武漢城管“獻花執法” 無助破解執法難題
  中評社北京10月14日電/繼“眼神執法”和“圍觀執法”後,湖北武漢城管近日再現柔性管理“獻花執法”:只要商戶配合城管執法,就能收到一束玫瑰花。“柔性執法”究竟能否成為破解當下城管執法難題的“秘方”?其實“柔性執法”在減少市民與管理人員表面衝突的同時,並未真正化解城市管理與弱勢群體生存需要間的矛盾,也沒有為解決城市管理的諸多難題找到答案;對執法者而言,執法不能耍“花招”,只有依法才能是關鍵。
“房叔”接踵而至 反腐敗不能僅靠網友
  中評社北京10月13日電/繼網友曬出,廣州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番禺分局政委蔡彬及其家庭成員名下擁有21處房產後,有關部門根據初步調查結果已對蔡彬停職。近期,網絡反腐成了流行話題,從“表哥”楊達才到“表叔”李德金再到“房叔”蔡彬,民眾成了反腐部門的瞭望員,但這種相關部門反腐發現力比民眾“慢半拍”的現象越多,就說明反腐機制還待完善,並且一定程度上還可能會對反腐部門的公信力產生損耗。
福建“表叔”跨省毀報 印證輿論監督之難
  中評社北京10月12日電/日前,雲南都市時報A30版原來打算推出《福建“表叔廳長”來了》一文,涉及福建交通廳廳長李德金手戴5萬元雷達鑲鑽手表、腰挎1.5萬元愛馬仕腰帶一事,但幾十萬份報紙印刷後卻被“跨省銷毀”。儘管此事細節還有待披露,但是李德金“危機公關”的果斷措施、給力手段和只手遮天的權力神通,讓我們感到輿論監督之難;如今都市時報被封存一事已成為公共事件,有關方面有必要給公眾一個說法。
封殺華為中興 美國再提“中國威脅論”
  中評社北京10月11日電/美國對中國電信設備商華為和中興的“封殺令”引發輿論嘩然,這是美國針對華企實施投資和貿易保護主義眾多案例的最新一例,“美國國家安全原因”成為美國排斥華企的利器。有分析認為美國“大選季”參選兩黨競相表達對華強硬態度,對中國公司不利,不過這僅分析了美國對華踐行更嚴厲貿易保護主義的淺層原因,自中國成為世界第二經濟體後,美國國內“危機感”與日俱增,“中國威脅論”又浮出水面。
公安局副書記擊斃小偷 警察用槍無底線?
  中評社北京10月10日電/10月4日,河南溫縣一名小偷持磚塊拒捕並襲警時,被公安局副書記李世軒持槍擊斃,在不久前發生的遼寧盤錦警察開槍打死村民事件至今疑雲未消的情況下,此案再次引發人們關於警察開槍權的追問。即便考慮到小偷手持磚頭拒捕,但警方的抓捕能力難道只剩下開槍擊斃這種最簡單也最讓人恐懼的方式?警察雖有開槍的權力,但並非沒有邊界,如果動輒開槍,不是在維護社會治安,反而徒增社會不安全感。
鄭州黃河公路大橋終於免費 為何遲到16年
  中評社北京10月9日電/從8日起,廣受社會關注的鄭州黃河公路大橋終於結束了26年的收費歷史,正式回歸公益,但據2008年審計署的審計調查顯示,鄭州黃河公路大橋到1996年已全部還清貸款,之後違規收費達14.5億元,“終止收取通行費”足足遲到了16年。輿論質疑,鄭州黃河公路大橋何以在審計署已定性為“違規”的情況下仍堅持了4年?那些以犧牲過路民眾利益為代價而賺取的巨額贏利,究竟流向了哪裡?
   共4275條﹐第147/214頁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跳轉至第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