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汪毅夫,男,臺灣省臺南市人。歷任上山下鄉人員、郵遞員、學員、教員、研究員、公務員和退休人員。學術著作有《閩臺區域社會研究》等20部。現任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
[網上開卷]
- 幸福感:兩岸同胞的共同追求
- 守禮之邦:中琉關係與亞洲文明——第16届中琉歷史關係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
- 台灣社會思潮與台海政經形勢之變
- 台海兩岸關係研究報告2023
- 南台灣傳遞美的力量
- 南台灣與龍岩手牽手
- 台北會談
- 吳伯雄返鄉祭祖中評社永定走親
- 大國博弈下的中國在柬埔寨投資研究
- 文明初心的堅守——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2019~2023)紀程
- 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理論與實踐——首届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閩江論壇論文集
- 台海變局縱横録
- 中華文化論壇論文集(2022)
- 以經解經——系統神學簡易教程(上)
- 聯結兩岸
- 中職“大城工匠型”名師啓示録
- 香江堅守
- 台灣經濟轉型發展研究
- 紅七軍過乳源瑤區
- 湛江市社會科學志
- 融入之路——香港的“一國兩制”實踐
- 感悟台灣——我與台灣三十年
- 醫改論詩草
- 家國論詩草
- 中國抗疫精神研究
- 過往録
- 仁風行故里
- 霞山英烈志
- 現當代廣東地域文化通論
- 老八舍回望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網上開卷 >> 詳細内容
聯結兩岸
著名學者、全國台灣研究會會長汪毅夫的新著《聯結兩岸》即將於2023年5月在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收入了作者從2020年至今發表在中評網的評論、札記282篇,一共40萬字,作者文風嚴謹,每篇文章都是一個“學術段子”,通過一個個歷史的小片段,把兩岸關係中的歷史、文化、政治、社會等元素熔於一爐,引經據典,娓娓道來,深受兩岸三地的讀者歡迎。正如廈門大學陳支平教授在《聯結兩岸》序中所言:“汪毅夫先生的先人亦為海峽兩地人,故汪先生對於海峽兩岸的用情之深,斷非一般人所能比肩。古人云:‘凡文不足以動人,所以動人者氣也;凡文不足以入人,所以入人者情也。氣積而文昌,情深而文摯,氣昌而情摯,天下之至文也。’汪毅夫先生的海峽兩岸文史札記,無不發自他的心聲,情氣并茂,豈可就此輟筆?這就算是老友的一點期望吧!”
序關閉
正文關閉
- 1. 讀胡適“題識”唐景崧詩
- 2. 百姓想念、大師追懷之劉銘傳
- 3. 胡適晚年的興趣和快樂
- 4. 屏東的記憶
- 5. 泉州“最後的貢士”
- 6. 許世英的法書詩章
- 7. 百年前的《台灣視察報告書》
- 8. 厦門虎溪岩的台灣故事
- 9. 石頭上的一首詩
- 10. 鄭成功的封爵問題
- 11. “東港竹筏”
- 12. 老牌的惠台政策
- 13. 人人夸説“盧先好”
- 14. 林則徐題福州貢院聯
- 15. 閩縣祁知縣的台灣情懷
- 16. “高山族”之名尋源
- 17. 來去福州城考較(校)
- 18. 請講普通話
- 19. 台陽原自福州來
- 20. 不能忘却的“耻政紀念日”
- 21. 辜氏的“晚蓋”
- 22. 福建歷史之一問題
- 23. 廖文毅與台灣留學國内學友會
- 24. 鄭成功廟題聯
- 25. 關於“魯迅不駡蔣介石”
- 26. 惠民和“與小民無益”
- 27. 1844年台灣嘉義抗糧案件
- 28. 另類的“潑婦駡街”
- 29. 不忍金甌缺一角
- 30. 歷史的問答作業
- 31. 江西安義戒煙善會
- 32. 科舉的周邊
- 33. 科舉與捐納
- 34. 科舉與歌仔册
- 35. 科舉與戲劇《鈞天樂》
- 36. 科舉與笑話
- 37. 科舉與弊案
- 38. 科舉與考題
- 39. 制義試帖與古文詩詞
- 40. 許南英的制義試帖
- 41. 學術的批評與自我批評
- 42. 南京“航空烈士公墓”
- 43. 唐景崧乙未電奏稿
- 44. 沈家本的珍貴手札
- 45. 逆行者的身影
- 46. 許世英與閩省海疆、海外華僑
- 47. 略談閩省海疆史研究
- 48. 台澎衣帶水 布帆篩細風
- 49. 台灣醫生的故事(一)
- 50. 台灣醫生的故事(二)
- 51. 台灣醫生的故事(三)
- 52. 1950年代的台海往事
- 53. 兩本民俗學論集
- 54. 奇和洞人與南島語系人群
- 55. 關於“中華民族”概念史研究
- 56. 曹履泰與明末海上招撫
- 57. 陳在正教授的魅力
- 58. 記《送米溪先生詩文》陳氏藏本
- 59. 再談《送米溪先生詩文》
- 60. 小小一本書
- 61. 話説國耻《馬關條約》
- 62. 賜姓封王列爵與明末清初海上招撫
- 63. 走進明麗的陽光
- 64. 從對王爺信俗的批評説起
- 65. 人與海洋的可持續聯繫
- 66. 一劍曾封喉
- 67. 厦大校友朱兆祥
- 68. 大陸對台大政方針明確一貫
- 69. 人類的儀式與田野的背景
- 70. 從厦大校友林仲麟説起
- 71. 厦門大學革命史展覽館
- 72. 華北軍政大學台灣隊的史料
- 73. 華北軍政大學裏的台灣人
- 74. 再談華北軍大的台灣人
- 75. 大陸台籍老兵故事的泪點
- 76. 福州郭家五子登科
- 77. 台灣省立編譯館二三事
- 78. 最喜牙牙學語時
- 79. 從郭柏蔭與台灣事宜説起
- 80. 福州的科名佳話和傳説
- 81. “莊狀元”在台灣
- 82. 新歷、舊曆和新舊合歷
- 83. 外國領事在福建二三事
- 84. 江西學政躺槍記
- 85. 李仙得惡人賣台
- 86. 自覺發揚馬克思主義學風
- 87. “過年”的問題和話題
- 88. “錯干拉嬌” 及其他
- 89. 施舟人教授與台灣
- 90. 唐山公和唐山媽
- 91. 序《兩岸冠籍同宗同名聚落》
- 92. “二.二八”的話題
- 93. 寫在《厦門簡史》書後
- 94. 重讀《新民主主義體育史》
- 95. “勿謂言之不預也”
- 96. “做點好事”的生活方式
- 97. 清代官員的官服像
- 98. 補服、官常服及其他
- 99. 文廷式與台灣
- 100. 許南英的“窺園詞”
- 101. 便凌雲去也無心
- 102. 台灣地方郵政開辦133年
- 103. 厦門大學校友林蔾光
- 104. 厦門大學的光榮
- 105. 台胞王天强的革命足迹
- 106. 許地山(落花生)與新台灣安社…
- 107. 在上海留痕的兩位台灣共産黨人
- 108. 李偉光與1946年大陸台胞返…
- 109. 連横《台灣通史》的後續工程
- 110. 貴州鎮遠和平村
- 111. 台灣丘進士入選全國“教育先進”
- 112. 略談集美國專和無錫國專
- 113. 光復初期台灣的國語教育和邊地…
- 114. 台胞畫家許敦谷
- 115. 略談國立海疆學校
- 116. 自動慶祝的“雙六教師節”
- 117. 福州學人加持浙江教育
- 118. 台灣進士出洋的故事
- 119. “尋找舉人鄭家珍”的故事
- 120. 清代福建的婢女問題
- 121. 漳州學者研究閩台文化的成績
- 122. 台灣的閩南人、客家人和福佬客
- 123. 陳美祥老師的心意
- 124. 請勛名册裏的台胞抗日勛績
- 125. 兩岸媒體人共同的人文情懷
- 126. 金華烈士王冠民
- 127. 關於《南宋徐謂禮文書》
- 128. 再談《南宋徐謂禮文書》
- 129. 話説黄氏宗鼎、彦鴻兄弟(一)
- 130. 話説黄氏宗鼎、彦鴻兄弟(二)
- 131. 《作者後記》與“附帶言之”
- 132. 連横與厦門《鷺江報》
- 133. 《瑪索書簡》裏的湄州教案
- 134. 許地山與《窺園留草》
- 135. 杭州連横紀念館的一件展品
- 136. 台灣義勇隊和台灣隊的“錦旗哥”
- 137. 從“三七五减租”説起
- 138. 名人寫給名人的信
- 139. 聽魯迅談畫箋與箋譜
- 140. 1932年福州“水户事件”
- 141. 做學問和講故事
- 142. 李爐已其人
- 143. 念唱“嘉慶君游台灣”
- 144. 案頭戲與舞台劇
- 145. 守其本分的代書人
- 146. 日人情報裏的在滬特要台灣人謝…
- 147. 序《閩南漳州傳統私塾吟誦》
- 148. 碑刻版的惡丐故事
- 149. 嘉慶君在台灣
- 150. 話説楊廷理(一)
- 151. 寫在許旭生《尋根之旅》書後
- 152. “嘉慶游漳浦”傳説的情節和細節
- 153. 宋代湖州名人朱彧
- 154. 廖添丁故事的民間版本
- 155. 讀許南英的一篇碑文
- 156. 閩南語歌仔册裏的别字
- 157. 《周成過台灣》别字注釋舉隅
- 158. 樑永禄先生家藏文獻札記(一)
- 159. 樑永禄先生家藏文獻札記(二)
- 160. 老人老辦法
- 161. 樑永禄先生家藏文獻札記(三)
- 162. 閩南語流行歌之流行
- 163. 開門揖盗、附敵幫兇和認賊作父
- 164. 王哲甫其人
- 165. 北京市台聯的一篇好文章
- 166. 《周成過台灣》别字注釋舉隅(…
- 167. 對台統戰工作新格局形成人所共盼
- 168. 湖州秀才王治心
- 169. 《最新十二碗菜歌》注釋(一)
- 170. 《最新十二碗菜歌》注釋(二)
- 171. 台灣霧峰林家的家族史料
- 172. 序葉勝偉編《洪卜仁文集》
- 173. 隔世新聞久彌新
- 174. 福州台灣會館與閩台文化交流
- 175. “福建台灣省”省民須知
- 176. 台灣光復與台胞恢復國籍
- 177. 李友邦一席話
- 178. 從1947年的一條新聞通稿説起
- 179. 光復初期的閩台區
- 180. 台灣割讓,閩人尤有切膚之感
- 181. 許地山研究的又一個新起點
- 182. 日據台灣時期硬核的閩台關係
- 183. 學友講學問
- 184. 台灣霧峰林家的女性成員
- 185. “學位”名單的故事
- 186. 從一條史料引出若干史實
- 187. 話説楊廷理(二)
- 188. 有體温的報章新聞
- 189. 談《胡適口述自傳》
- 190. 淮軍入台,不戰而勝
- 191. 《蔣鵲踏枝》的故事
- 192. 鄭成功騎鯨的傳説及其他
- 193. 清代台灣的山地社學
- 194. 詩句歌咏騎鯨人
- 195. 胡適與“中研院”二三事
- 196. 序《武平民間習俗文化》
- 197. 中華革命黨在福建
- 198. 台灣義勇隊少年團的“學習空氣”
- 199. 台灣義勇隊之最後的新兵
- 200. 台灣少年在祖國
- 201. 聽台灣詩人説“台灣番族”
- 202. 抗戰時期福建石獅的台灣醫生
- 203. 台灣義勇隊附屬台灣醫院
- 204. 胡適談台灣史的史料研究
- 205. 時事與史實
- 206. 兩岸拓展台灣文學研究的一個方向
- 207. 舊報舊聞裏的兩岸故事
- 208. 清末後科舉的科舉故事
- 209. 台灣民諺與歷史真相
- 210. 切不動的歷史文化硬核
- 211. 台灣問題與研究台灣問題的立場
- 212. 家族記憶裏的台灣義勇隊
- 213. 番客嬸的故事
- 214. 跋《追憶與感念》
- 215. 吴石1940年代的三次涉台活動
- 216. 吴石“愛護台灣”台胞“夙深崇…
- 217. 王曉波教授的境界
- 218. 1895年公車上書的歷史細節
- 219. 王曉波教授的囑托
- 220. 序 《李瑞河的家國情懷》
- 221. 徐瓊二《台灣現實一席談》
- 222. 讀《戴國煇講台灣:愛憎二二八》
- 223. 台胞大姐李玲虹
- 224. 讀《台灣近百年史的曲折路》
- 225. 序《閩南關帝信俗與儀式舞蹈研…
- 226. 6月17日的故事
- 227. 故事細節與補充材料
- 228. 被忽略的割讓前台灣發展階段
- 229. 前田太一與山田醫生
- 230. 戴國煇講“在台灣的語言問題”
- 231. 戴國煇講台灣“三脚仔”和“歹…
- 232. 從簡略語説起
- 233. 虞愚教授的游台詩
- 234. 激情燃燒的新厦大
- 235. 從表姐妹和親兄弟説起
- 236. 迎接、賓客及其他
- 237. 汪進士的兩岸家書
- 238. 汪進士的短信
- 239. 古人書信與文史知識
- 240. 菽莊花園走出來的植物學家
- 241. 清明祭掃的故事
- 242. 閩、台兩地“假作神語”的故事
- 243. 福建師大教師林東寧
- 244. 1978年春天的消息
- 245. “小孩子吃煙”與新生活運動
- 246. “銀貴錢賤”的故事
- 247. 台灣義勇隊與在華日本人民反戰…
- 248. 窺園與永華宫
- 249. 廣澤尊王的故事
- 250. 連横與南社
- 251. 譜出泉南樂府新
- 252. 極簡碑文的故事
- 253. 耻辱的年號
- 254. 台南西門和小西門
- 255. 便宜行事的另類契單
- 256. 台南延平郡王祠
- 257. 許南英自定年譜的一條記載
- 258.從“固定的飛機母艦” 到“不沉…
- 259. 台灣義勇隊與漳州
- 260. 紅軍台胞女英烈施英
- 261. 旅日台胞謝溪秋
- 262. 隱名、缺席的新政協代表
- 263. 台南謝家三寶樹
- 264. 劉明電與劉啓盛
- 265. 閩、台雩祭的一個情節
- 266. 祈風與禱雨
- 267. 雩祭與神明
- 268. 林步隨進士的新式學歷
- 269. 端陽故事千古心
- 270. 從分類械鬥看省籍矛盾
- 271. 舊時閩南的紅、白旗械鬥
- 272. 清代班兵制與福建戍台將士
- 273. 清代擔任台灣教職的福州人
- 274. 清代征戍台灣的福建將士
- 275. 朱子與台灣
- 276. 在浮冰上起厝
- 277. “北闈南元”陳景亮
- 278. 台灣省有個陝西村
- 279. 懷念俞元桂先生(舊稿重刊)
- 280. 話説葉明勛先生
- 281. 台灣進士李清琦寫的一篇碑文
- 282. 台灣進士汪春源的五題九首詩